工研院產業學院會員月報|2023年11月創新學習報

若無法正常看到電子報內容,請點此

創新學習報
產業學習網(另開新頁)
11/24/2023
智慧韌性人才發展線上學習特展(另開新頁)

智慧韌性:迎向變局 邁向永續

2023年生成式AI的興起,為人類打開了探索未知領域的新階段。在當前瞬息萬變的世界局勢下,企業和社會的韌性變得至為重要,而結合韌性與人工智慧的智慧韌性能力已成為未來的趨勢。

工研院產業學院為強化學員智慧韌性能力,推出智慧韌性人才發展線上學習特展,雲端課程全面8折優惠中!特展優惠倒數一週,敬請把握機會,掌握成為新時代的智慧韌性人才的關鍵技能!

智慧韌性人才發展線上學習特展(另開新頁)

 

 
推薦課程

雲端自學|綠領能源工程師自學特訓班

(點我前往課程)

雲端自學|數位轉型策略動態分析應用

(點我前往課程)

雲端自學|自主移動之自駕車技術

(點我前往課程)

雲端自學|無形資產評價分析師-商業知識先修班

(點我前往課程)

科技新知

前往文章(另開新頁)

雙管齊下 強化資源能源韌性

受氣候變遷衝擊,全球旱澇交替,加上地緣政治引起的供應鏈解構與重組,嚴重影響資源能源的取得,相對資源缺稀的國家可能需未雨綢繆,避免產業與民生福祉受損。工研院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在韌性社會應用領域,從確保資源能源穩定性與多樣性著手,以科技研發,強化資源能源韌性...(前往文章)

前往文章(另開新頁)

科技加持 增益基礎設施韌性

地震、洪水、野火、戰爭等天災人禍,影響交通、通訊、網路、電力等重要社會公共服務設施運作,一旦基礎建設遭到破壞,不僅衝擊產業發展,也影響民眾日常生活。因此提升基礎設施韌性,成了韌性社會的根本之道...(前往文章)

課程試閱

前往文章(另開新頁)

【課程免費看】企業淨零永續-碳中和的關鍵一哩路:碳捕捉、利用與封存

只有「減碳」還不夠!全球追逐碳中和,然而,僅憑藉改善製程、使用綠電等方式,只能盡可能降低及避免二氧化碳產生,仍難以真正實現碳中和。為此,作為事後移除碳排放的「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術應運而生,更被國際能源總署(IEA)視為成本最低且技術較成熟的淨零關鍵行動方案...(登入會員觀看影片)

 

前往文章(另開新頁)

【課程免費看】定置型儲能系統導入與評估

因應我國2050淨零碳排政策,推動節能減碳及提高再生能源占比是我國能源政策之重要發展項目,儲能系統為穩定國內再生能源發電方法之一,而2026-2030年隨著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升以及儲能設備價格降低等環境因素發酵,儲能已為綠產業發展重點之一...(登入會員觀看影片)

 

前往文章(另開新頁)

【課程免費看】電控與工業通訊聯網暨大數據AI應用

後疫情時代0接觸、0距離、遠距協作成為成為必備能力與新的創新及商業契機;生產基地快速遷移與重組,製造總部集中控制與產能調配催生工控新型態;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趨勢已不可逆轉、少量多樣生產成為常態,設計、製造、生產管理效率需要大幅提升工業...(登入會員觀看影片)

 

前往文章(另開新頁)

【課程免費看】數位轉型策略動態分析應用

COVID-19疫情影響,加速全球企業數位轉型腳步,對所有產業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AI人工智慧、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端、IoT物聯網、Robot機器人…企業如果無法掌握新興科技的力量,即使是現行市場領導者,也可能在數位時代的浪潮中被不知名的競爭者快速迭代,灰飛煙滅於彈指之間...(登入會員觀看影片)

 

前往文章(另開新頁)

【課程免費看】精準藥物生產開發及法規實務

2022 PwC Taiwan《精準治療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報告顯示,2020 年臺灣精準療法市場約新台幣 277.6 億元,約占臺灣整體藥物市場 13.1%,預估至 2025 年,臺灣精準療法市場將達 448.8 億元,2020~2025 年 CAGR 為 10.1%,在臺灣整體藥物市場占比將提升為 16.3%...(登入會員觀看影片)

 

前往文章(另開新頁)

【課程免費看】CAN bus 技術-自駕車應用

全球各大廠商皆宣布進軍電動車開發的行列,國際車輛市場的電動化比例也逐年攀升,也讓車用半導體需求大增。現今的國際著名車廠如:M-Benz、BMW、TOYOTA 等均已開發出多款 AI 無人駕駛智慧汽車。其功能包含自動駕駛、自動停車、碰撞警示、自動煞車等多項功能...(登入會員觀看影片)

 

人才焦點新聞
前往文章(另開新頁)
最新消息

填寫問卷(另開新頁)

感謝您參與2023 ITRI Tech Talent Week 智慧韌性人才發展線上學習特展,填寫問卷再抽7-11超商50元抵用券,點我前往填寫問卷

追蹤工研院產業學院
facebook(另開新頁) youtube(另開新頁) LINE(另開新頁) linkedin(另開新頁)
如要聯絡工研院產業學院,請勿直接回覆這封電子郵件。煩請點此留言
或來信 itricollege@itri.org.tw

© ITRI. 工業技術研究院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