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怡如
地震、洪水、野火、戰爭等天災人禍,影響交通、通訊、網路、電力等重要社會公共服務設施運作,一旦基礎建設遭到破壞,不僅衝擊產業發展,也影響民眾日常生活。因此提升基礎設施韌性,成了韌性社會的根本之道。
還記得921大地震嗎?房屋倒塌,橋樑斷裂,受影響的地區,交通瞬間停擺,城市陷入漆黑,人民生活被打亂,這樣的突發狀況,更加凸顯了建構基礎設施韌性的重要性。
基礎設施涵蓋甚廣,不只有電力,還包括通訊、網路、交通、物流、醫療等重要的社會公共服務設施。談到建立韌性,工研院首先盤點出關鍵的基礎設施,像是交通、資通訊網路和電網設施等三大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全都是服務公共社會,不僅是人們每日生活必須,更重要的是跟人們的生命線息息相關,」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張簡樂仁說。
布建感測元件 即時掌握交通設施損害
首先,在交通設施部分,張簡樂仁指出,邊坡、橋梁、軌道等交通基礎設施的一大特點,「就是分布範圍廣泛,在有限人力下,要做到風險預警難度很高。」此時便需要建立無人的預警機制,透過廣布低功耗的感測元件,平日就能及時偵測交通設施的慢性潛變,達到預警和快速應變功效。
以邊坡偵測技術來說,邊坡滑落大多與土石流相關,工研院透過分析土質潛變,第一時間掌握災害發生,讓相關管理人員能即早應變。
除了災前預警,當災害發生時,交通阻斷無法通行,便需透過無人載具挺進災區進行災害辨識與物資運補。無人機和影像辨識皆是工研院關注的技術領域,短期目標希望建立無人機的AI影像辨識,中期目標則是運用無人載具進行協同救援和運補任務,長期目標則希望達到30公里內無人載具自主巡航,減輕人力負擔。
打造陸空通訊渠道 確保網路不斷線
建立資通訊設備的韌性,可分為通訊和資訊兩大部分,張簡樂仁表示,在通訊設備上,如俄烏戰爭時,俄國破壞烏克蘭的地面通訊系統,烏克蘭仍可依賴低軌衛星通訊,維持必要的信息傳遞。臺灣若面臨基地台或線路斷訊的狀況,亟需建立陸空的通訊渠道,低空像是利用飛船或氣球,搭載通訊設備;高空則是建立低軌衛星系統。
在資訊設備上,「我們現在非常依賴伺服器和資料中心處理很多事情,當遇到惡意攻擊時,如何防禦就變得非常重要。」張簡樂仁認為,資安防護首先要做到情資資料庫的介接,才能有效抵擋外部攻擊。
「另一個狀況是,伺服器或資料中心因某些原因無法正常運作,此時便需要跨資料中心的分散式資源調度技術,讓其他資料中心接替處理,」張簡樂仁表示,中期目標是達到算力共享,分散風險;長期目標則是建立完整的基礎架構跟資料模型,對抗外部衝擊,快速復原。針對資訊設備,工研院在資安防護以及資料中心的運算資源調度上,也很有經驗,未來將鏈結外部資源,達到異質性的資料整合。
建構區域電網 協助快速復電
在電網設施方面,電網韌性攸關供電穩定,增強電網韌性的工作可分為事前與事後,事前進行電力樞紐的遠端監控,並發展自動化的應變技術。針對重要的供電樞紐進行監測,像是建構AI數位孿生模型、異常關聯性分析等,達到預警監控,倘若真的發生異常,也能透過自動化轉供技術,縮短反應時間,讓電網盡快復原。
當大範圍停電後,事後的復電技術,則需要區域電網的重構技術。針對重要區域和關鍵基礎設施,如交通、醫療或救災單位等,建立小範圍的區域電網,即使大電網失效,也能確保電源供應,甚至整合再生能源和儲能系統,「最後透過區域電網的互相連結,協助大電網盡快復電。」針對電網韌性,工研院也長期投入智慧電網、監測和饋線自動化投切技術。
在強化基礎設施韌性時,張簡樂仁認為,如果只是為了未來「可能」發生的災損而投入,常會陷入兩難,究竟涵蓋的範圍要多大、投資金額要多少、時間又該持續多久,「如果以經濟角度來看的話,很難去評估它的CP值。」
也因此,工研院挑選的基礎設施領域和技術發展,「平時就有它的功能性,而不是只在災害發生時,才派上用場。」就像未來不只基地台,也會用到其他的陸空通訊系統;區域電網的建置運作,也能減輕台電負擔,「最重要的是,在災害發生時,能夠放大量能,快速應變調整,這就是建立基礎設施韌性最核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