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唐祖湘
工研院舉辦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論壇,除了揭示未來科技藍圖的架構與規劃,也邀請產業領袖齊聚一堂,從不同面向切入疫後轉型思維,並分享創新案例。
未來10年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產業與經濟,帶來什麼影響?站在生活、健康與環境的關鍵10年轉折點,如何應用科技研發超前部署,找出臺灣新定位,攸關下一代的競爭力與福祉。時值年末,工研院舉辦「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論壇」,為臺灣產業勾勒2030科技願景。
工研院IEK Consulting預估,2030年臺灣數位經濟比重將達到GDP的60%,跨界創新帶動更多機會與挑戰。例如全球人口結構邁入高齡化,臺灣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導致勞動力減少、而人口集中都市,城市巨大化引發環境議題待解。
面對全球化及科技革新帶來的跨域創新,臺灣產業必須做好迎戰未來的準備。工研院日前舉辦「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論壇」,對外揭示未來科技藍圖的架構與規劃,並邀請智融集團創辦人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源德、台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等產業領袖齊聚一堂,從趨勢、商機、環境等不同面向,切入疫後產業所需的轉型思維,並分享創新案例。
技術策略藍圖 搶先布局未來競爭力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也蒞臨論壇,他表示,「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是以跨領域的應用,來思考未來10年技術的發展,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也指出,過去臺灣製造業多屬產品思維,以發展製造能力,精進生產效率為主要目的;疫後全球化被重新定義,企業應發揮臺灣的智慧價值,運用科技力為知識加值。
作為臺灣產業科技的先行者,工研院勾勒2030年的生活情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理解未來的需求,解析科技發展趨勢,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與「永續環境」三大應用領域,並發展支持三大應用領域的智慧化致能技術。期待未來能攜手產、官、學、研,突破產業框架,發揮臺灣的智慧價值,搶先布局未來所需競爭力。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則以「以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 擘畫臺灣科技力」為題發表演說。他指出,工研院「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是以產業與社會價值為導向,透過應用領域驅動跨域合作,系統化、架構化的擘畫工研院的中長期技術與進程。
過去兩年,工研院至少百人,投入勾勒未來的願景與情境;在關鍵技術議題與目標上,更有超過500人參與、30位國內外專家給予指導。「有別於以往技術成功後再找市場,工研院從未來的需求反推,找出現在起就要開始做的事,」蘇孟宗說。
疫情是危機 也帶來3波產業新契機
「新冠疫情爆發,是危機也是轉機,也給我們一個機會去檢視,當初勾勒的情境有哪些改變,技術策略也因應做滾動式調整,」蘇孟宗指出,疫情帶動3波防疫需求,也讓臺灣出現3波產業新契機。
第一波是「防疫科技需求湧現」,從疫情前期的防護、中期的因應,到疫情後期的照護,工研院「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將協助產業界整合供應鏈,建立防疫產品技術平台,加快研發、篩選、驗證、量產等防疫技術研發進度,布局精準大健康產業,厚植防疫技術能量,因應未來防疫需求。
第二波則是帶動「1.5公尺經濟」,許多創新應用,如線上教育、娛樂、零售等宅經濟平台、社交距離經濟、企業韌性措施紛紛應運而生。在這一波發展中,「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將加強遠距實境體驗型態,像是優化遠距工具,新增人性化互動設計或功能,並發展數位足跡技術,追蹤不同場域的消費習慣,打造客製化的創新服務模式,協助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打造強韌生態鏈」則是第三波契機。蘇孟宗強調,臺灣應善用四大強韌元素,打造強韌生態鏈:包括迅速回應製造分流趨勢、建立短鏈生產的高敏捷;持續營運不斷鏈的高韌性;高度競爭仍可獲利的高韌命;以及在競爭中追求唯一而非第一的高價值,做全球產業鏈的關鍵夥伴。
誠如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於論壇開場時的撫今追昔:近半世紀前,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工研院院長王兆振、關心臺灣前景的科技人潘文淵等人,在豆漿店擘畫出臺灣的電子與半導體之路;現在,全球政治、社會、科技與環境益加複雜、變動劇烈,更是應該結合產政學研,集思廣益,規畫下一個10年。
李世光說,「盼望10年後回顧今天,我們能夠很光榮的說,因為做出了正確的決定,讓臺灣產生許多新的產業、更多的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