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食品供應鏈在疫情中證明了重要性,面對氣候緊急狀態,我們應該思考如何以此為契機強化目前的農糧體系。
食品,供應鏈,疫情,淨零,飢餓,農業

縮短食品供應鏈,適應更極端未來!

資料夾icon 科技新知
行事曆icon 2022/12/05
Loading...

食物

文/徐健銘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在地食品供應鏈在疫情中證明了重要性,面對氣候緊急狀態,我們應該思考如何以此為契機強化目前的農糧體系。


受封鎖和隔離影響,從農場到超市、從超市到餐桌的城市食品供應鏈正受到阻礙,許多人無法取得健康的食物,另一批人則無法取得足夠的收入。

圖1:受封鎖和隔離影響,從農場到超市、從超市到餐桌的城市食品供應鏈正受到阻礙,許多人無法取得健康的食物,另一批人則無法取得足夠的收入。圖片來源:UN Woman(CC BY-NC-ND 2.0)


  疫情衝擊下,全球漫長的食品供應鏈顯得非常脆弱。在地農戶貨出不去,城市居民的食物也進不來。聯合國食品系統特使(UN special envoy for food systems)Agnes Kalibata主張應該重視較短的食品供應鏈,提升對危機的適應的能力。若從氣候變遷的觀點來看,在地生產、在地供應而且在地消費也有助於降低食品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


一場飢餓大流行正在醞釀

  根據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預估,2020年第二季全球貿易額將下降27%。而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也指出至少有21個國家為因應疫情而採取出口限制。Kalibata也指出各國政府為避免2007年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所導致的食品價格飆漲因而限制糧食出口。疫情之前,聯合國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 WFP)便已經警告2020年將會出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問題。

  WFP在《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2020 Global Report on Food Crises: Joint analysis for better decisions)中,指出葉門、中非和中東的衝突,東非蝗蟲問題,加勒比海地區的極端氣候事件,撒哈拉地區和西非的氣候問題,都可能引發糧食危機。在2019年社會政治動盪不安的拉丁美洲上,便已有340萬人受糧食匱乏之苦,但WFP指出在疫情過後,甚至會有1370萬人陷入同樣的困境。WFP執行長David Beasley認為到2020年底,人們可能會因為疫情大流行而被推到飢餓邊緣,引發一場「飢餓大流行」(hunger pandemic)。

圖2:指出全球陷入糧食危機的國家數、人口數及其原因(單位:百萬人)。

圖2:指出全球陷入糧食危機的國家數、人口數及其原因(單位:百萬人)。

資料來源:《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


  因此,儘管Kalibata認為全球貿易還是很重要,但這場危機顯示更短的食品供應鏈很有必要,而且可以填補在疫情大流行或者全球經濟衰退期間的糧食需求。特別是全球越來越熱、冷鏈運輸的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系統計畫(Food Systems Programme)主任Jamie Morrison也認為較短的供應鏈有助於能源密集的冷藏需求。當然,這也有助於降低目前的國際糧食貿易體系的碳排放。根據聯合國和國際農業研究諮商組織(Consultative Group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GIAR),食品供應鏈可以導致19%~29%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應強化農糧體系的調適能力

  事實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9年的《氣候變遷與土地特別報告》(Climate Change and Land)便提到我們不應再仰賴大型且工業化的農企業,應該轉向與自然合作的生態農業實踐(agroecological practice)。該報告的撰寫人之一,紐西蘭農業溫室氣體研究中心(New Zealand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Gas Research Centre)副主任Andy Reisinger則認為糧食其實足夠,關鍵在於發展供應穩定、更多樣化和健康的飲食,以及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糧食體系。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已經重擊這些生態農業實踐,而使得大型農企業掌握更多的土地和財富資源,增加糧食系統在面臨危機時的脆弱性,並持續採取增加氣候變遷衝擊的經營模式。5月19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食品製造者提出高達160億美元的紓困方案,便被包括《紐約時報》等批評者認為是在拯救當前這個有2/3農作物都成為動物飼料的體系,最大贏家乃是嘉吉(Cargill)或泰森食品(Tyson Foods)這樣的工業化肉品企業,而非小農。

  非營利組織GRAIN和農業與貿易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Agriculture and Trade Policy)在2018年指出,JBS、嘉吉、泰森食品、美國奶業協會(Dairy Farmers of America)、恒天然(fonterra)等五大工業化肉品和乳製品巨頭甚至排放出比埃克森美孚(Exxon)這類化石燃料公司更多的溫室氣體,但比起能源公司則受到更少人注意和監管。

  因此,關心農糧的倡議者持續要求農糧體系需要在疫情之後,依據影響更深遠的氣候問題來調整自身。糧食與與土地聯盟(the Food and Land Use Coalition)也呼籲應該發展多樣化的糧食供應體系以及發展區域糧食系統。「行動援助國際組織」(ActionAid International)的政策協調員以及「氣候行動網絡」(Climate Action Network)農業工作組協調員的Teresa Anderson也指出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這種短食物供應鏈受疫情影響而逆勢成長。各種振興方案應該把握住這個勢頭,強化農糧體系的社會保護措施,不僅是為了因應疫情之後的困局,也為面對氣候變遷的未來做好準備。


參考資料

聯合國糧食計畫署(2020年5月28),Coronavirus puts 14 million people at risk of missing meal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Climate Home(2020年6月1日),Now is the time to climate-and-pandemic-proof our food systems

Climate Home(2020年5月15日),Shorter supply chains needed to end hunger after pandemic: UN envoy

新興媒體中心,《IPCC氣候變遷和土地報告》紐西蘭專家意見

The New Republic(2020年6月1日),Trump Is Bailing Out Big Meat—and Further Screwing the Planet

Loading...
網頁Top按鈕 (網頁回到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