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產業都在尋求更能以資料為驅動力的策略,對於醫療機構更是如此。他們藉由應用既有的大量資料,採用各類分析技術,而能提供更好的病人治療成效、精簡作業流程,而且降低成本。 即使是在 COVID-19 成為全球性災難之前,Acumen研究與諮詢公司,就預測全球醫療照護分析市場到了2026年將會成長到522億美元。分析技術能協助醫療照護系統識別與管理工作流程的瓶頸,提供營運主管預測洞察,因而更能有效分配資源,甚至協助急診部門的醫師,那一些病人需要首先提供緊急照護。


這四家醫療機構應用了資料分析技術而更能預測病人的治療成效、簡化流程以及降低成本。

文/Thor Olavsrud‧譯/潘得龍

所有的產業都在尋求更能以資料為驅動力的策略,對於醫療機構更是如此。他們藉由應用既有的大量資料,採用各類分析技術,而能提供更好的病人治療成效、精簡作業流程,而且降低成本。

即使是在 COVID-19 成為全球性災難之前,Acumen研究與諮詢公司,就預測全球醫療照護分析市場到了2026年將會成長到522億美元。分析技術能協助醫療照護系統識別與管理工作流程的瓶頸,提供營運主管預測洞察,因而更能有效分配資源,甚至協助急診部門的醫師,那一些病人需要首先提供緊急照護。

以下是四個有關醫療照護機構如何使用分析技術的案例。

Kaiser Permanente 使用分析技術精簡作業

Kaiser Permanente 藉由結合資料分析技術、機器學習以及人工智慧,致力於減少病人等待時間,以及醫院主管手動處理營運資料所耗用的時間。醫療機構論壇所舉辦的 Operations Watch List (OWL),發展出有關資料分析部份的「Insight Driven」程式,這是一個APP,能夠提供完整的、近乎即時的,主要的醫院品質、安全以及營運衡量指標,包含醫院基本資料、床位數需求、以及可用床位和出院病人的情況等。

這個程式能夠從電子病歷資料 (EHR) 系統抽出資料,提供給臨床和營運主管重要的洞見,以協助主管們做決策。


Kaiser Permanente 的執行副總暨資訊長 Dick Daniels 表示:「行動APP所整合的資訊,能夠讓醫院的主管注意重要的訊息以及採取行動,像是造成工作瓶頸的原因,以及異常的病人等候時間等問題。這個APP能夠確保最好的照護品質與患者體驗,而且是以流暢的方式提供。」

OWL已經在 Kaiser Permanente 的21家位於北加州醫院持續執行,而這個計劃也擴展到所有他們的區域與醫院。Daniels說測試示範點已經減少病人的急診住院等待時間,平均為每個病人減少了27分鐘。調查結果也顯示醫院的主管,用於準備醫院營運資料的時間,每個月平均少了323分鐘。

● Daniels的建議:持續追蹤回饋。Daniels 的團隊使用 Scaled Agile Framework (SAFe) 方法發展APP並且持續改善。這種方法可以提供醫院的營運主管和前線的負責人即時的指引,以回應他們的需求與期待。Daniels指出:「藉由經常性的合作與回饋,開發團隊能夠持續的修正解決方案,以提供最重要的攸關資訊和功能,能夠以簡單易用的方式提供以及最大化價值傳遞。」

NorthShore使用預測分析減少病人住院日數

NorthShore大學HealthSystem的急診部門,使用了資料與預測分析技術,協助判斷哪種類型的胸痛病人是應該收治留院觀察,而哪些患者是可以返家的。非必要的住院,對病人、醫院和保險支出機構都是壞事。也會導致更長的病床等候時間、讓真正需要住院的病人無病床可收治、浪費急診醫療人員的時間,以及所有人的額外成本。另外一方面,無法讓真正需要照護的病人住院,也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

NorthShore的「急診胸痛管理科技系統」採用預測分析技術,直接介入醫師與護理人員的工作流程,以協助醫療人員更能辨識哪類胸痛病人屬於急性心臟病的高危險群。這個科技系統使用「HEART計分法」(History/病史、Electrocardiogram/心電圖、Age/年齡、Risk factors/危險因子、initial Troponin/肌鈣蛋白初始值)。這是一個由荷蘭發展出來的評估工具,並且與電子病歷(EMR)整合。警示或是採取進一步措施,都需要醫師針對病人評分,才能夠決定是要出院或是住院。


NorthShore的臨床分析助理副總裁 Chad Konchak 說:「主要的挑戰是醫院針對病情的後續發展的評估通常是非常保守的,我們的想法則是發展一個工具,給在急診室的醫師和護理人員使用,協助他們更容易掌握與判斷高風險急性心臟疾病的病人。」

新工作流程的第一個版本在2017年推出,NorthShore的資訊長 Steve Smith 指出這個系統降低了胸痛病人急診觀察天數比率降低了10%,而且沒有增加急診的再回診率、死亡率或發病率。

● Smith的建議:聚焦於使用者體驗,讓醫師採用像是這類的工具,需要讓使用者體驗沒有任何的缺失。Smith表示,「我們的醫師和護士使用電子病歷作為病人資訊的主要來源。因此可以當成是照顧病人的「駕駛艙」。整合任何新的分析驅動的科技,必須能是臨床病歷的一部分,否則就失去了參考價值。如果必須要我們的醫師停止手邊的工作,離開目前使用的系統,然後切換到另外一個系統,登入之後使用另外一個介面,他們會直接拒絕使用。」

資料即服務DaaS平台協助JHS提昇照護能力

Jackson Health System (JHS) 使用自己開發的SaaS平台,作為策略差異化,以強化病人照護,又能降低成本。來自不同系統與應用程式的資料,會經過JHS系統的Overwatch資料整合引擎,然後才將資料傳送到個別所需的系統。

JHS的企業應用整合副主任 George Rosello 說:「我們擁有所有的資訊會流通過這個引擎,然後從這個引擎傳送給個別的系統,但之前並沒有進一步應用這些資料,只是單純讓引擎即時的處理這些資料。」


Rosello的想法是將整合引擎的能力與JHS的資料倉儲結合在一起,最先的應用案例是使用於辨識JHS急診部門(Emergency Department, ED)的「密集使用者」。密集使用者指的是那些經常會到急診部門的病人,通常無法負擔費用,習慣性地將急診作為醫療求助的第一提供者,主要的原因則是因為這類病人並不知道有其它的選擇。

Overwatch連結了已經存在於JHS整合引擎的資料,只要有任何一家JHS醫院的急診部門出現高頻使用者,系統就會透過文字訊息和電子郵件觸發即時的警示。這樣的警示可以提供有關病人的資訊、病人目前使用什麼醫療服務、病人當下的位置,以及病人目前的狀態等。個案管理師就可以與病人碰面,然後指引病人採用更合適的醫療服務方式。

● Rosello的建議:莫忘初衷。Rosello說:「當你執行某項專案,特別是需要長時間執行的專案,到最後,專案的結束會是為了結束而結束,但這通常不是一開始的目的。不要忘記一開始的目標是一種挑戰,而且是我會建議任何人注意的一件事情。也就是什麼是你專案的真正成功因素?」

Penn Medicine 使用即時資料縮減急性加護病房(ICU)的收治時間

即使在COVID-19疫情開始之前,讓重症病人能夠自行呼吸是很重要的步驟,可讓病人能夠安全離開醫院加護病房(ICU),將床位空出給其他需要病人。為了簡化相關的流程,非營利組織 Penn Medicine 建置了一套數位儀表板,利用電子病歷的即時資料,當病人有需要介入,或是符合脫離呼吸器治療條件的時候,能夠警示給呼吸治療師與護理人員。

Penn Medicine 的醫療加護病房與呼吸照護部的醫務主任 Barry Fuchs 醫師說:「許多的重症病人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的時候,都會需要使用呼吸器才能維持。雖然這些呼吸器能夠拯救病人的生命,但是也伴隨著相關的風險以及併發症。病人使用呼吸器越久,收治在加護病房的時間也越久。」


Penn Medicine 發展了所謂的ABC應用程式(Awakening/甦醒、Breathing Coordination/呼吸協調),這是一套數位儀表板與警示系統,能夠以及時的方式蒐集鎮靜藥物與呼吸器的數據資料,然後採用臨床決策支援(CDS)法則、加護病房治療指引、以及專家提供的一些規則,當病人的生命跡象符合特定規範的時候,讓ABC應用程式傳送警示訊息給胸腔科醫師與呼吸治療師,而執行後續的一些判斷程序,確認病人是否可以準備脫離呼吸器而自行呼吸。

這個應用程式能夠協助 Penn Medicine 減少病人依賴呼吸器的時間超過24小時。

● Draugelis的建議:要讓利益相關人加入。Penn Medicine 的資料科學主任 Michael Draugelis 指出,能夠成功的建置ABC應用程式需要加入資訊服務(IS)、資料科學部門,以及 Penn Center for Health Care Innovation 的臨床專家。這是真正讓這三個部門能夠深入合作的第一個專案。Draugelis說:「這個專案的互動方式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態度,我們的組織轉型成為這種改良的專案管理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