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療的目標就是將診療做到更精準且個人化,包含療效更好、打擊病灶更準確、副作用更少、住院時間或恢復期縮短等,進而幫助民眾加快走向健康。從2015年開始推動至今,精準醫療逐漸形成龐大商機,主要源自於三大動力。
5G、AI等技術進步,加上電子病歷、穿戴式行動裝置等產品普及,快速累積出健康大數據,能協助醫師在臨床上減少誤診的機率,達到精準健康的目標。
首先在科技方面,包含5G、AI等技術進步,加上電子病歷、穿戴式行動裝置等產品普及,快速累積出健康大數據,藉由深度分析,一方面能協助醫師在臨床上減少誤診的機率、另一方面也可針對個別病患選擇適合的療法,更可帶動創新醫療科技與建立更完整的醫療解決方案,達到精準健康的目標。
第二是民眾需求改變,我國人口結構快速老化,預估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占20%),好發於高齡人口的慢性疾病,例如腦神經退化、脊椎病變等增加,不僅是醫療科技與資源配置的長期挑戰,也成為臺灣積極發展精準醫療的重要推力。根據內政部「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統計,2021年第2季全戶均為65歲以上長者的住宅達62.7萬,較十年前33萬宅大增,顯示超高齡社會下的長者將更仰賴自動化、遠距照護等科技,龐大的市場也替精準醫療的創新增添更多動能。
第三是2020年起新冠疫情肆虐,訊息核糖核酸(mRNA)疫苗這類「核酸藥物」,由於可針對基因片段進行調控,影響特定蛋白質表現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在後疫情時代,核酸藥物的量產製程與藥物包覆技術,已成各國積極投入的戰略項目。
根據市調公司Frost & Sullivan資料,2021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達779億美元,預估2025年達1,344億美元,2020至2025年複合成長率達14.5%。而臺灣不僅在電子、資通訊等科技產業具有高度競爭力,醫療水準與人才在國際更是名列前茅,在三大動力推進下,臺灣發展精準醫療更具優勢。國內產業已從三方面著手,包括掌握關鍵生醫科技,善用ICT優勢發展創新醫材、建構跨領域的醫療產業,並進一步放眼國際前瞻市場。
掌握關鍵生醫科技部分,要積極透過分析大數據打造更適合個人的診療方式。藉由大數據運算,提升藥物傳輸與包覆技術,開發免疫療法、細胞療法、核酸藥物等新興療法,讓藥效更好、打擊病灶更準確;也可藉由藥物靶點等方式,讓藥物更容易辨識「誰是敵人」,治療更「切中核心」。
高齡化浪潮下,許多老化相關疾病經過藥物治療後,仍無法有良好成效,使「小分子藥品、生技藥品與細胞治療產品」的市場潛力大增。考量國際發展趨勢與市場規模等因素,臺灣生醫產業可開發像如癌症、免疫、神經退化等類難治性疾病的治療藥物,或布局如眼科等高階藥物,做為進軍國際市場的突破點。
第二,由於醫材走向個人化、精準化、智慧化成必然方向,因此創新醫材應緊密結合我國ICT產業優勢,搭配AI與物聯網,導入大數據分析技術促進醫材效能升級。另外,透過ICT科技積極發展生醫材料、組織工程及細胞治療等技術,並開發高階醫用材料,才能因應超高齡社會衍生的龐大醫療與高階醫材需求。
第三,資通訊、機械、材料等多元領域業者跨足醫療產業,發展精準醫療須積極跨領域對話、接軌國際,透過臺灣業者、醫師、國際大廠彼此交流並進行測試,可使診斷治療更精準有效率,促使新的醫療科技或藥物技術加快上市,也能激發技術創新合作,找到更多的新價值與市場機會。
經濟部成立的「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TIBIC)就是國際化醫療與科技跨域對話平台,國際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Z)共同攜手工研院,在臺灣成立首座「未來醫療實驗室」,希望能透過疾病服務流程的觀點,提供由患者需求角度來尋求生醫技術產品研發的切入點。例如以氣喘、慢性肺阻塞等呼吸疾病患者診療與照護需求建置的整合平台,協助不同技術產品的產業,迅速獲得臨床醫師與使用者的即時回饋與互動,以有效縮短醫材產品開發時間冗長等問題。
未來醫療將以病患為中心,藉由跨產業交流,以及大數據分析、ICT等科技協助,使醫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住院時間或恢復期時間更短。臺灣應積極投入行動,從療法、醫材與跨域對話三路全力衝刺,才能讓生醫產業搶得先機,打下技術自主的基礎,邁向國際市場。
(本文由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