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唐祖湘
台泥企業集團董事長張安平。氣候改變,影響到已不僅是企業生存,而是全人類的生存,不分國界,是全世界的問題。
全球升溫,北極圈融冰面積持續擴大,同時也改變了地球的氣候,包括夏季氣溫屢創新高,暴雨與乾旱交替出現,造成許多災害,溫室效應已來到地球上每位住民的「家門口」。張安平開宗明義指出,「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改變,影響到已不僅是企業生存,而是全人類的生存,不分國界,是全世界的問題。」
從減碳到儲能 台泥能源布局全方位
當氣候變遷的災害不再是科學家的預言,而在各地真實上演,進而迫使企業推動產品碳足跡盤查。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評估,水泥在製造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人為排放量的7%,被歸類為高碳排行業之一。
在張安平領軍下,台泥啟動一連串減碳措施,跟工研院合作在花蓮打造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透過設計將煤灰與石膏轉變為水泥原料,結合鈣迴路捕捉、微藻固碳及蝦紅素萃取技術優化,建構與發展綠色循環經濟;2019年主動響應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i)制定減碳路徑,承諾2025年台泥的溫室氣體排放將較2016年減少11%,2030年減少40%,成為全球第四家水泥公司、臺灣第一家完成減碳目標設定的傳產企業;隔年也加入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協會(GCCA)的倡議,台泥取得全臺第一張水泥產品碳標籤,宣示在2050年將提供達到碳中和的混凝土。
高排碳量的水泥產業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是相當艱鉅的任務,但台泥勇於面對,「現在的科技確實做不到,但若不投資,是永遠做不到。」張安平直言。台泥勇於採用新科技,積極開展環保水泥原料的研發,在象牙海岸打造的水泥新廠,生產最新的環保水泥,相對於一般水泥廠的熟料,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5成。
除了朝向低碳水泥轉型,台泥近年也專注於再生能源及電池與儲能事業,看準歐洲綠能及儲能發展為世界先驅,日前收購歐洲儲能公司Engie EPS約6成股份,成為臺灣首家進入歐洲電池與儲能市場的企業,展現台泥全方位的能源布局。
台泥與工研院合作在花蓮打造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結合鈣迴路捕捉、微藻固碳及蝦紅素萃取技術優化,建構與發展綠色循環經濟。
以史為鑑 盼合作解決溫室效應問題
喜愛研究歷史的張安平,在演說中不忘以史為鑒,鼓勵人們理解「環境、歷史與大自然的對話」,他指出,歷史發生事情有好有壞,都會造成反抗力,負面發展中又會出現正面影響,反之亦然,人類必須要懂得從歷史中找到借鏡。
18世紀啟蒙時代,啟蒙時代科學與人文思想突破,讓人類覺得了解了大自然就可以征服大自然,有了「人定勝天」的想法;工業革命前,哲學家亞當史密斯《國富論》提到,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終將裨益社會整體,形成資本主義最基礎思想,「但這真的是對嗎?」工業革命後,東西方毫無節制的自私自利,大部分政治體系只想到自己的國家第一,忽略一旦地球發生問題,沒一個人逃得掉。
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打亂人類生活節奏,「這正是歷史以及大自然在跟我們對話,藉這個機會告訴人類:必須有所改變,不然問題會更大。」張安平認為,無論疫情還是氣候變化,未來的問題已經不是單一國家、人種或宗教可以單獨解決,過去每個國家只關心自己,不考慮別人,希望溫室效應問題,能促使全世界一起合作,而不是各守各的,「產業要改變並不是因為要徵碳關稅,而是本來就應該要這麼做!」
減碳目標 要靠民眾、產業總動員
話鋒一轉,張安平詢問在場人士,知不知道自己一年生產多少碳?答案是每人年平均生產11到12公噸的碳,而每天一通2分鐘的電話,每年就產生45公斤的碳,需要3棵樹來抵銷,當社會問產業到了2050年怎麼達成碳中和時,每個人是不是也該想想,生活中該如何盡量減碳,30年後讓自己生活達到零碳?
「我們以為是從祖先那裡繼承了地球,事實上,我們是向子孫們借來的大自然,當我們不在之後,要拿什麼還給他們?」張安平表示,每個人都應該從改變消費型態做起,盡力在日常落實減碳,現在的所作所為決定了未來子孫生活的樣貌,希望500年後,子孫能看到我們做了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