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端氣候威脅下,減碳關係著企業的生存大計,淨零成了全球有志一同的行動目標;另一方面,今年10月歐盟預計將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關稅徵收箭在弦上。企業想要有減碳商機,就必須先知道產品排多少碳,在面對淨零時代來臨,為產品計算「碳足跡」成了企業最迫切需要的新技能之一。

工研院整理過去20多年累積的產業數據,在2022年打造「永續碳管理平台」,內含1萬多筆本土係數資料,橫跨電子業、石化業、鋼鐵業、造紙業、紡織業等近20種產業類別,已吸引近1,000位會員加入。

工研院整理過去20多年累積的產業數據,在2022年打造「永續碳管理平台」,內含1萬多筆本土係數資料,橫跨電子業、石化業、鋼鐵業、造紙業、紡織業等近20種產業類別,已吸引近1,000位會員加入。


撰文/陳怡如

在極端氣候威脅下,減碳關係著企業的生存大計,淨零成了全球有志一同的行動目標;另一方面,今年10月歐盟預計將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關稅徵收箭在弦上。企業想要有減碳商機,就必須先知道產品排多少碳,在面對淨零時代來臨,為產品計算「碳足跡」成了企業最迫切需要的新技能之一。

每當購物時,你是否曾經留意,有些產品的外包裝上,有一個小小的腳印標章?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個腳印就是「碳足跡」標籤,代表這個產品從材料開採、生產、運銷、使用及處置/回收等各階段,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

在碳足跡之外,你可能也常聽到「碳盤查」,其實這兩個名詞是不一樣的概念。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環境技術總監蔡振球解釋,碳盤查是指一個組織的溫室氣體年排放總量(常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而碳足跡則是指一個產品。

如今碳足跡之所以備受關注,他認為很大原因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有關。未來當臺灣產品外銷歐盟時,當與進口國規範的碳含量相比,超過的部分將被課徵碳關稅,而產品碳含量是產品碳足跡的一部分,屆時了解每個產品的碳足跡就成了重要關鍵,「以前業界大多比較重視一個組織排了多少二氧化碳,但未來會慢慢開始重視一個產品的碳含量為多少?」


五大階段 綜觀產品生命週期

要計算一個產品的碳足跡,必須綜觀整個生命週期,把各歷程的碳排放相加,包含原料、製造、運輸、使用、處置/回收,共五大階段。工研院綠能所資深工程師盧怡靜用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喻,就像炒一盤番茄炒蛋,需要番茄、雞蛋、蔥花、油、鹽、水等材料,番茄炒蛋就是由這些食材所構成,計算碳足跡也一樣,需要列出整個生產過程中所用到的原料、能源消耗,「產品材料表的概念就像『食譜』,只要有那個食譜,就知道你用了多少原料,再轉換成數值,就掌握了一半的碳足跡。」

而另外一半則是所謂的「碳係數」,這是指每一個單位原料的碳排放量。比如要計算一顆番茄的碳排,就要往前回推,了解番茄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多少種苗、肥料、水量等,計算出碳排後,就是一顆番茄的碳係數。如果這盤番茄炒蛋用了3顆番茄,計算時就乘以3,「所以計算碳足跡其實並不難,」盧怡靜說。

從這一連串的過程不難看出,碳足跡就是一層一層向上溯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品牌廠會要求供應鏈提供原料的碳足跡,蔡振球認為,「這是全球推行淨零最重要的核心精神,就是大家一起「共好」,不只有品牌廠減碳,供應商也要一起減。」


全球首創 一站式線上碳管理平台

放眼全球,在碳足跡計算上,臺灣能量豐沛。這十多年來,國內環保署持續支持產業進行碳足跡計算,建立「產品碳足跡資訊網」,提供用電、用水、運輸等基礎碳排資料,比如一度電或一噸水的碳排有多少,目前平台共有1,068筆數據,涵蓋30多種產業,「臺灣在碳足跡的計算能量和累積的資訊,在國際上屬於領先地位,而且臺灣是製造大國,很多特殊的數據只有臺灣有,」蔡振球說。

在這些基礎數據外,因應不同產業,還需要許多特殊數據,為了讓企業更無痛計算碳足跡,工研院整理過去20多年累積的產業數據,在2022年打造了一個「永續碳管理平台」,內含1萬2千多筆本土係數資料,橫跨電子業、石化業、鋼鐵業、造紙業、紡織業等近20種產業類別,已吸引近1,000位會員加入,「人家是10年磨一劍,我們是20年磨一劍!」工研院綠能所碳管理技術總監黃文輝說。

永續碳管理平台是依照ISO碳盤查及碳足跡的程序而設計,在資料庫端,業者可依據自己的產業別,找尋適用資料,最重要的是,資料庫需要更新、擴充,保證是最新數據,這可為業者省了許多麻煩,假設一台筆電有上千個零件,只要充分準備好碳係數,隨時都能計算、分析碳足跡。

特別的是,計算結果不只顯示碳足跡的數值,平台還會進一步分析,在產品五大生命週期裡,碳足跡各自占比多少,在原料階段,也能看出哪些原料是碳排大宗,數據以圖示化呈現,一目了然,如同經歷一場「碳健檢」,「用科學的方式找到『罪魁禍首』,也就是碳排熱點(Hot Spot)。這就是減碳行動力,先分析、後診斷、再治療」黃文輝說。

掌握碳足跡後,接著進入業者最關心的減碳分析,平台提供產品的低碳綠色設計,可進一步估算,以比對方式找到更低碳的替代材料,如果需要更深入的減碳建議和技術,也能和工研院相關單位洽談合作。

從資料庫查詢、碳足跡計算,到產出分析報告、提供減碳建議,「這樣的一站式線上服務,全球首創!」蔡振球說。目前國外的碳足跡計算工具都是單機軟體,一套價格新臺幣60萬元起跳,每年還要收取15萬元的年費,不僅花費高,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碳係數久久才更新一次,無法即時反應業者最新的碳排狀況。

蔡振球指出,要做到一站式的線上服務平台,需要滿足幾個條件,第一要是製造大國,第二政府要長期投入資源,第三數位化程度要高,臺灣剛好符合這三大條件,加上工研院團隊的技術和累積,才讓永續碳管理平台寫下創舉,未來也希望平台走向國際化,服務在海外設點的臺灣廠商。


4個步驟 自主學習計算碳足跡

打造永續碳管理平台不只在於方便,更重要的核心精神是「自主」。黃文輝表示,過去10年來,業界計算碳足跡大多借助外部顧問公司,不僅花費較高,也導致內部缺乏獨立計算的能力,「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我們的出發點,就是把你教會,你會算,就能減碳了!」

除了計算工具之外,工研院也透過產業學院開設相關課程,將這20年來輔導廠商的經驗,化成精準的學習步驟,透過實踐研習的方式,協助業者建立計算碳足跡的觀念。

黃文輝有一套保證成功4個步驟,第一是報名學習課程,了解計算過程;第二是經由輔導顧問,做中學尋找產品碳足跡;第三是善用平台計算,實際運用工具;第四是持續下去,往不同的產品擴散。

如何學習自主?他獨創出一套「1+1輔導模式」,前面的1,是廠商選擇一個要執行的標的產品,由顧問手把手帶著做;後面的1,則由廠商選擇一個製程相近的標的產品,由顧問指導廠商自己完成,唯有自己動手,才能真的學會!


層支持 人才培育是當務之急

在實務導入上,工研院觀察到企業遇到最大的痛點,除了一開始要溝通碳足跡概念,再來就是數據收集。許多公司只有全廠線的數據,無法細分單一產品,遇到數位化程度較低的廠商,數據資料又不夠完整,甚至可能都是紙本,因此在數據收集上,就需要花比較多時間溝通該如何進行。就工研院輔導經驗來說,計算一個產品的碳足跡,平均需要花費6到8個月,其中資料蒐集的時間就占了70%。

而另一個難題,黃文輝認為在於「人才培育」,「這是企業目前最需要趕上的地方,大家都會算帳,可是好像不太會算碳。」透過上述方式學習養成,最好是兩個人具備這個能力,一人計算,另一人覆核,如此便具備PDCA(Plan-Do-Check-Act;循環式品質管理)的精神,甚至更好的是多人組成團隊,就能自主、永續的邁向減碳管理。

即使企業需要一段學習歷程,但蔡振球認為,關鍵還是在於高層的決心和支持,認同減碳是當務之急,才能順利展開後續步驟,計算碳足跡非但不是花費,反而可以找到碳排熱點,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綠色競爭力。

以往碳足跡都是企業自發計算,但為了因應全球淨零趨勢,環保署在2023年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其中第37條便寫明,中央主管機關可規定特定種類、規模的產品,在指定期限內申請核定碳足跡,並於產品容器或外包裝上使用分級標示,也就是未來會走向強制計算與分級制度,讓民眾在消費時可以選擇對環境負擔較低的產品。放眼全球,這項法條非常先進,不只企業端,連消費端也一起加入減碳行動。

目前也有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碳足跡的重要性,黃文輝透露,最近就有業者洽談技轉整套永續碳管理平台,既能隨時計算碳足跡,又能保護公司的重要資料不外洩,對此工研院也樂見其成,希望更多產業導入。

未來工研院希望透過「以大帶小」的方式,協助品牌廠帶動供應鏈一起減碳;也希望透過不同的公協會一起推動,達到共好,「對的事要擇善固執」,蔡振球說。未來碳足跡不再只是企業的加分題,而是落實減碳承諾的必選題。

「碳足跡」標籤,代表一個產品從材料開採、生產、運銷、使用及處置/回收等各階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

「碳足跡」標籤,代表一個產品從材料開採、生產、運銷、使用及處置/回收等各階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