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的意外事故導因都是機械失效/破壞,機械失效可能導致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發生這些意外,大家通常的反應是想知道為何出事,還有問題何在。此外,營運單位與管制單位除了究責與需求賠償,往往更希望瞭解相關設備還能不能運轉下去?假如運轉下去會有什麼後果?能否確保安全?如何避免類似事故再次出現?設備的製造/供應商也會希望掌握如何避免類似事故再次出現。假如你是上述這些單位的工程人員,被賦予找出以上答案的任務或為失效事故作成適當的決策,你要怎麼辦?
要掌握機械失效的肇因,我們一般需要進行破損分析,破損分析可以幫助瞭解破壞發生的機制,導致其發生的一些相關背景因素如環境、施力、溫度、使用與維護狀況等,掌握這些資訊,釐清問題究竟是設計、製造、安裝的疏失,亦或是操作使用不當,維護保養疏失等,就有跡可尋,有助於責任歸屬的釐清。瞭解問題的癥結,可適當透過設計改善,製程與安裝程序變更,操作與維護方式的改變等,來避免類似破壞再度發生;有些無法完全避免的破壞,瞭解其發生過程也可透過適度的預警方式來避免小破壞演變成大災難。最後,如能充份掌握相關破壞機制的進程,也可預估持續運轉的風險,為可否運轉下去提供決策的依據。
本課程為因應業界上述需求而設計,課程分三個單元,前兩單元為材料破壞學理介紹,對常見的破壞方式介紹其破壞機制、辨識方法,部份尚包含定量分析的方法,第三單元則為實務取向,主要介紹各種破損分析常用到的工具,破損分析基本流程與方法,最後針對國內外著名的公安實務破壞案例(如氣爆、飛機、火車、捷運等)作深入的研析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