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號:2325040009  

AI賦能永續人才養成班

本培訓班由基礎課程開始,培育學員養成淨零趨勢與碳治理、AI數位工具與碳數據管理、及智慧零應用等規劃管理之工作專業職能,同時配合政府政策推廣安排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能力鑑定(初級)導讀講座與iPAS人工智慧規劃師能力鑑定(初級)導讀講座,鼓勵學員參加能力鑑定考試,形塑專業人才職場價值與榮譽感,並藉由實作應用,讓學員瞭解實務工作職能,於結訓後能順利投入AI賦能的企業永續或ESG綠能管理相關就業市場。

課程型態/
實體課程
上課地址/
工研院中興院區51館或21館
時  數/
204 小時
起迄日期/
2025/09/03 ~ 2025/10/30
聯絡資訊/
陳婧芝   03-5912134
報名截止日期:2025/09/02
課程介紹

面對2050淨零目標與全球氣候危機的加劇,台灣政府已明確訂出「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同時推動《氣候變遷因應法》落地,加速企業低碳轉型。2024年COP29國際氣候大會更首度設立「科技與數位創新日」,揭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 Generative AI)將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ESG策略的強大驅動力。根據SAP與先行智庫等報告指出,企業在碳管理、能源效率、供應鏈透明化等方面,亟需導入AI技術進行即時數據分析與智慧決策。

因此,懂得運用AI工具來推動減碳,已成為企業評估未來人才的關鍵指標。本課程以「智慧綠領 × AI賦能」為核心設計,結合最新的國際政策動向與產業需求,規劃三大學習主軸:第一,建立全球淨零趨勢與碳治理基礎,掌握碳足跡盤查、ESG框架與企業減碳行動邏輯;第二,透過生成式AI、機器學習等工具應用於碳排監測、情境模擬與資源配置優化,訓練學員實戰數據治理能力;第三,導入實際企業案例,如智慧製造、再生能源、ESG報告與永續供應鏈管理,協助學員轉化知識為職場即戰力。

學員將親自操作AI平台、熟悉碳盤查工具、建構減碳數據視覺化儀表板,強化AI x ESG的跨域整合力。這門課程適合想進入淨零產業的社會新鮮人、負責企業ESG專案的永續推動者、或是希望為既有職涯增能的工程與資訊專業者參與。結訓後,學員不僅具備企業即戰力,更能在綠色與數位雙軸轉型趨勢中搶佔職場先機,成為未來十年最被看好的智慧綠領人才。 

課程目標

本課程結合淨零減碳與人工智慧應用,培養學員碳數據治理與決策模擬能力,強化實作與職場接軌,成為企業需才的智慧綠領人才。

課程對象

1. 有志從事淨零、節能、減碳等相關產業並以AI賦能永續人才之青年。 
2. 15歲至29歲之本國籍(以課程開訓日計算)青年申請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產業新
尖兵計畫者。 
3. 先備知識/條件:建議大專以上學歷畢業者為佳。 
4.  一般廠商與對此議題有興趣者,或規畫轉型之企業。

學員甄選/報名方式

學員甄選

1. 檢視身分是否符合參訓資格(開訓當日應為1529歲之本國籍待業青年),佔甄選評分比重80%

2. 依學員所提供之信件簡歷資料中(如參訓動機、訓後求職規劃)檢視是否為有志從事節能、減碳、永續管理相關產業之青年,佔甄選評分比重20%

3. 甄試方式:若符合上述審查重點評分達80分者為通過合格門檻,主辦方將於課程名單公布時間內以E-Mail寄出『課程上課通知信』,未收到者代表未入選,主辦方不另行通知。

4. 甄試日期:『報名優先順序,隨到隨審』方式進行。

 

報名方式

1.     欲申請政府計畫補助者:請先前往台灣就業通-產業新尖兵計畫網完成報名前往工研院產業學習網完成課程報名。

2.     欲自費報名者:直接前往工研院產業學習網報名課程即可。

課程特色

1、配合5+2產業政策與呼應COP29國際趨勢:配合政府智慧永續轉型政策與呼應GAI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以數據培育綠領人才,強化企業淨零競爭力。 
2、課程模組化展開:規劃「全球淨零趨勢與碳治理基礎」、「AI與數據驅動的減碳管理」、「智慧淨零應用與企業實戰」等三大模組深入淺出教學。 
3、觀點跨域多元:跨域專家分享AI與淨零在多元產業的應用實例,結合實務與創新思維,培養學員永續解方力與協作力。 
4、專業師資群:最強師資陣容,來自法人、學界與產業實戰,10年以上經驗直傳。結合理論與實務,手把手帶你掌握AI減碳與數據治理職場必備技能! 
5、就業即戰力:結合AI與淨零專業培訓,搭配履歷健檢與企業媒合,強化求職競爭力,搶攻高薪綠領職缺!  

課程大綱

一、全球淨零趨勢與碳治理基礎

1.產業概論-全球趨勢與產業發展
2.科學基礎減量目標
3.氣候變遷財務風險揭露與碳揭露專案實務
4.企業溫室氣體盤查工作坊
5.碳足跡實務工作坊
6.全球減碳工具及碳交易策略概論
7.永續報告書撰寫工作坊

AI與數據驅動的減碳管理

8.AI工具基礎素養
9.AI工具實作工作坊
10.AI工具數據治理基礎
11.AI工具數據治理實作
12.AI工具數據戰情室應用工作坊
13.AI應用於淨零永續實務

、智慧淨零應用與企業實戰

14.智慧化工廠水廢氣篇
15.智慧化工廠綠色能源篇
16.智慧減碳與碳權市場
17.iPAS人工智慧規劃師(初級)講座
18.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講座
19.智慧綠領職涯探索與職場講座
20.智慧綠領就業媒合

講師簡介

徐講師-義守大學
陳講師-台北大學
陳講師-工研院

黃講師-工研院

盧講師-工研院

朱講師-工研院

沈講師-工研院

陳講師-工研院

蘇講師-臺灣大學
雷講師-生涯發展諮詢師
胡講師-工研院

楊講師-集中資訊公司
張講師-工研院
林秋良-高雄大學
沈政憲-工研院

周承志-工研院 

林志偉-工研院

連振安-工研院

結訓與認證

完成下列者,即可獲得工研院產業學院頒發上課證明。 
1. 參訓學員出席率達80%(含)以上,並完成課程之實務練習題。 
2. 課程結束後需完成學員意見調查表。

離退訓機制/請假規定

【離退訓機制】

  1. 離訓機制:學員因個人或健康申請離訓者,本單位將予以審查。
  2. 退訓機制:學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單位將解除受訓資格:
    • 以詐欺或其他不正當之方法申請補助或申請資料有虛偽、隱匿等不實情事。 (2)於本計畫期間已領取本署、分署或其他政府機關相同性質之補助。
  3. 離退訓之退費標準:請於開課前三日以傳真或E-Mail告知主辦單位,並電話確認申請退費事宜。逾期將郵寄講義,恕不退費。若未於期限內申請退費,則不得於任何因素要求退費,惟可轉讓與其他人參訓。
    • 開訓前學員取消報到者,應退還所繳費用95%。
    • 開訓後取消或於中途辦理離、退訓,所繳交之自付額1萬元不予退還。

【請假規定】

  1. 如事前得知請學員填寫請假單並簽名。
  2. 如臨時得知請學員先E-Mail承辦人員,於到課後填寫請假單並簽名。
  3. 出席率需達80%與通過課程考核即發放培()訓證書。

價格

 

身分別

費用

備註

一般身分

99,664/

 

『產業新尖兵計畫』參訓者

10,000/

(結訓後90日內順利就業可申請補助領回)

1.青年報名本計畫課程,應先行繳交新臺幣10,000元訓練費用予訓練單位,如後續經分署審核資格不符,同意自行負擔全部訓練費用。

2.報名時須附上從『產業新尖兵計畫』網站印出的參訓者切結書。

3.報名時須繳交身分證影本。

※申請『產業新尖兵計畫』資格

1.年滿15歲至29 歲之本國籍待業青年。

2.青年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所屬各分署自行辦理、委託辦理及補助之訓練課程,於結訓後180日內者,不得參加。申 請 本 計 畫 :https://elite.taiwanjobs.gov.tw/

3.須與課程培訓單位完成簽約。

※訓後申請『自付額1萬元補助』資格

1.出席實數應達總課程時數2/3以上

2.取得培()訓證書

3.結訓日(退役日)次日起90日內,依法參加就業保險;訓後若有服兵役者,則先請於結訓日次日起120日內上傳兵役徵集通知等文件

4.且於結訓日(退役日)次日起120日內,上傳國內金融機構存摺封面影本等文件,至台灣就業通本計畫專區 (相關規定請詳閱注意事項)

 

申請學習獎勵金規定

1. 符合『產業新尖兵計畫』參訓者,以30日為1個月計算,參訓滿1個月以上後始得發放。

2. 於訓練期間由分署每月發給新臺幣八千元至參訓學員帳戶,訓練期間未到課之時數,不得達全期訓練總時數10%以上。

3. 若依法已領取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期間,不得領取學習獎勵金。

4. 青年領取學習獎勵金,以一次為限。

注意事項

參加勞發署產業新尖兵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者訓練費用補助須知

1. 以參訓一班次為限,且參訓時數應達總課程時數三分之二以上。

2. 青年參加本署與所屬各分署及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依失業者職業訓練實施基準辦理之職前訓練,於結訓後180日內者,不得參加本計畫。

3. 續經審核資格不符者,應自行繳交訓練費用。

4. 青年經錄取者,先繳交自付額1萬元予主辦單位,於結訓日(退役日)次日起90日內已就業者,可上台灣就業通計畫專區申請1萬元補助;而若有服兵役者,則先請於結訓日次日起120日內上傳兵役徵集通知等文件。

勞動部產業新尖兵網站:https://elite.taiwanjob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