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界的研發工作與製程上的品質檢測,均需制訂完善的實驗設計,才能做出有效的管理。而所謂的完善,須具備的條件包含:在實驗所需的人力、物力與時間資源的限制下,能完成有效的實驗結果。
本課程除了介紹統計上對於資料收集、整理與分析等規範和抽樣方法外,並詳細說明實驗設計的三要素(實驗對象、實驗因素與實驗效應)與六原則(隨機、對照、重複、平衡、彈性、經濟)如何應用在不同實驗設計條件。本課程的目的在建立統計推論觀念,以及產業中關於檢驗報告或出貨報告等常見的統計應用,並透過常見的實驗設計手法與工具,協助學員診斷研發成果或製程品質,分析潛在問題成因,以收課程回饋的效果。
穩健設計(robust design)乃是一種透過工程最佳化的方式來進行品質改善的方法,可用來改善目前的科技、產品與製程設計,穩健設計的觀念已廣為西方國家所採用。在 1949 年,田口玄一(Genichi Taguchi)博士於日本電信實驗室工作 時,逐漸發展了他所謂的「品質工程」的基本原理。田口所發展的方法,也是一種用來改善品質的工程方法,在日本稱之為品質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田口方法發明至今已受到全世界(工業界和學術界)的肯定。
本課程強調工程師以實驗設計與田口品質工程作為產品開發設計或製程發展改善的工具的重要性,本課程著重軟體操作與觀念,並以實際案例示範各種實驗設計的類型,說明利用實驗設計來開發穩健於環境因子和其他變異來源的產品。同時,於產品週期的前段,實驗設計的利用可以大幅降低開發時間與生產成本。
備註:學員上課時需自備筆記型電腦, 並請先下載 Minitab 統計分析軟體(試用版, 若不知如何下載,可以事先詢問), 可攜帶各公司專案前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