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時數 |
日期 |
單元一:市場顧客獲取力 |
l 瞭解市場情報與顧客需求蒐集、分析與解讀方法。 l 發掘未被滿足顧客需求和尚未服務顧客群。 l 界定顧客需求及痛點,指出數位轉型機會。 |
7 |
4/11 (二) |
單元二:解決方案創造力 |
l 依據組織目標、顧客需求及市場機會提出系統化解決方案。 l 選用新科技做為產品和服務進化的推力。 l 運用科技蒐集數據創造個人化內容與體驗。 |
7 |
4/18 (二) |
單元三:服務流程重塑力 |
l 站在流程使用者立場檢視現行流程。 l 選用數位科技優化流程與使用者體驗。 l 重新繪製流程說明前後差異及效益。 |
7 |
4/25 (二) |
單元四:商業模式再造力 |
l 理解商業模式構成要素,掌握服務存在的核 心價值。 l 瞭解商業模式創新案例背後數位轉型的驅動因素與思維脈絡。 l 解讀公司現行商業模式運作的關係與作法,指出調整與改變的機會。 |
7 |
5/09 (二) |
單元五:跨域合作溝通力 |
l 體認參與創新轉型關係人的心態與恐懼。 l 提出創新轉型的正當理由及溝通訴求點。 l 創造對話和參與機會,促進關係人共同行動。 |
7 |
5/16 (二) |
創新不只是提出新的產品、服務、技術或營運模式,還需要整合到原本的業務和企業中! 在整合過程結合內外部資源、上下游工作、跨部門運作、新技術應用、新舊系統融合…等,充分調和創新與現有的作法。
創新整合需要大量的跨部門合作與跨專業知識匯聚,工作複雜度考驗著創新推動專案人員的能力。參與人員除了發揮原有專業能力之外,需要掌握新技術的「硬知識」,如雲端運算、AI、數據分析、自動化等;還需要創新整合的「軟實力」,要能夠與其他專業人員合作創建創新專案、建立目標、取得支持認可及推動執行。創新整合的軟實力包含以下五個能力:
市場顧客獲取力:能蒐集市場情報與顧客需求,發掘未被滿足的顧客需求和尚未服務的顧客群,界定市場機會。
解決方案創造力:能選用數位科技做為產品和服務進化的推力,提出合適解決方案,藉此強化顧客體驗,或改善營運效能,或使供應鏈更加緊密,甚至建構生態系統。
服務流程重塑力:能站在流程使用者立場檢視現行流程,運用新科技重塑流程,提升流程運作、工作支援及營運決策效能。
商業模式再造力:能從組織能力及累積的資產,提出新產品或新服務模式,創造新的獲利來源與價值。
跨域合作溝通力:能和不同專業人員合作,共同建立目標與行動方案面對轉型過程的模糊不確定,並化解其他員工的抗拒和恐懼。
本系列課程共有5個單元,學習重點放在創新整合能力,可以分開報名,或報名全系列課程,為您原有的專業長才如虎添翼,儲備創新價值的軟實力。
推動創新專案負責人及團隊成員。從事以下工作者,需要參與此課程的原因:
賴講師
學歷: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
現職:工研院產業學院特聘講師
經歷:工研院產業學院教學設計專案經理、奧美行銷顧問公司行銷經理、中時電子報行銷經理、經濟部智慧物流業商業模式競賽、台北設計獎、工研院創意競賽講師與輔導顧問、經濟部、勞動部、農委會地方產業發展計畫輔導顧問,受邀至科技、金融、飯店、流通及交通等領域數十家企業,提供創新相關能力培訓及輔導。
證照:美國ATD 「學習效果評估」 與「人員績效改進」認證、WIAL Action Learning 行動學習教練培訓證書
專長主題:創意、創新與創造價值、服務流程改善與優化、領導力培訓、跨單位合作與溝通、職能建置與應用輔導、教育訓練規劃與評量設計、講師培訓。
課程主題 |
內容 |
授課方式 |
創新的契機與價值 |
l 創新的契機 l 創新的價值 l 討論:任職公司的創新契機 |
講授 分組討論 |
市場與顧客需求發掘 |
l 市場情報與顧客需求的蒐集、分析及解讀方法 l 發掘未被滿足顧客需求和尚未服務顧客群 l 界定顧客需求及痛點 l 專題實作:顧客需求分析 |
講授 案例研討 專題實作 |
解決方案構想 |
l 依據顧客需求及痛點提出解決方案構想 l 提出應用的科技/技術選項 l 溝通構想取得理解與支持 l 專題實作:解決方案構想提出 |
講授 案例研討 專題實作 |
課程主題 |
內容 |
授課方式 |
創新解決方案規劃 |
l 解決方案規劃架構 l 解決方案導入歷程 |
講授 分組討論 |
導入前準備 |
l 設定主題 l 建立團隊 l 評估資源 |
講授 分組討論 |
解決方案創造方法 |
l 目標設定 l 系統化解決方案提出 l 科技/技術選用 l 案例研討:創新企業的策略與模式 l 專題實作:解決方案創造與科技選用 |
講授 案例研討 專題實作 |
解決方案評估 |
l 重新訂定績效指標 l 成效檢視與評估 l 成效溝通與宣傳 l 專題實作:績效指標訂定 |
講授 案例研討 專題實作 |
註1:因應天候或不可抗力因素,主辦單位保有調整議程之權利。
課程主題 |
內容 |
授課方式 |
流程優化與效能提升 |
l 從「使用者」觀點檢視流程 l 挖掘流程優化與改善機會點 l 落差與影響分析 l 提出流程優化構想 |
講授 案例研討 專題實作 |
流程優化設計方法:顧客旅程法 |
l 顧客旅程法的功能與使用方法 l 描繪顧客旅程接觸點 l 強化贏得顧客的關鍵時刻 l 設計互動情境與輔助工具 l 選用科技提升服務體驗 l 溝通流程改善前後差異及效益 l 實作:描繪顧客旅程,設計關鍵時刻情境與輔助工具 |
講授 案例研討 專題實作 |
工作應用 |
l 流程優化方法在工作應用方式 l 管理表單與工具使用注意事項 |
講授 反思應用 |
課程主題 |
內容 |
授課方式 |
商業模式與工作應用 |
l 商業模式概論 l 商業模式的重要與影響 l 商業模式組成要素 l 何時需要改變商業模式 l 誰負責改變商業模式 l 商業模式在我的工作應用 |
講授 小組討論 案例研討 |
設計商業模式及工具 |
l 商業模式設計工具:商業模式畫布 l 商業模式畫布的假設 l 商業模式畫布的要素 l 各項要素之間的關係 l 專題實作:畫出公司的新/舊商業模式 l 專題討論:- 同業商業模式差異比較 l - 指出調整與改變的機會 |
講授 小組討論 專題實作 |
實行與評估 |
l 監控商業模式運作環境 l 商業模式評估 l 管理新舊商業模式:組織架構 |
講授 小組討論 |
課程主題 |
內容 |
授課方式 |
環境轉變人的適應與挑戰 |
l 環境轉變,人的回應與適應模式 l 認識自己的適應風格、優勢和挑戰 l 識別並理解同事的適應風格與類型 l 案例研討 |
講授 小組討論 案例研討 |
對話溝通與利益訴求 |
l 提出創新轉型的正當理由 l 找出溝通對象的需求與溝通訴求點 l 調整溝通方式以適應環境轉變需要 l 示範演練:找出溝通對象的需求與溝通訴求點 |
講授 小組討論 示範演練 |
溝通挑戰案例研討 |
l 創新轉型溝通挑戰案例研討 l 分析合作挑戰採取合宜解決方法 l 溝通技巧:傾聽、換位思考、自我覺察、提問 l 創造對話和參與機會促進關係人行動 |
案例研討 反思應用 |
方案 |
報名方案 |
費用 |
說明 |
全系列 |
原價(含稅、午餐、講義) |
20,000元/人 |
實體台北授課/ 線上Webex直播 |
課前10日報名(早鳥優惠) |
18,000元/人 |
||
2人以上團體報名(同公司2人以上) |
17,000元/人 |
||
各單元 |
原價(含稅、午餐、講義) |
4,500元/人 |
|
課前10日報名(早鳥優惠) |
4,000元/人 |
||
2人以上團體報名(同公司2人以上) |
3,800元/人 |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福琳工商發展基金會、工業技術研究院 產業學院
【上課日期】:2023年4月11日、4月18日、4月25日、5月9日、5月16日,09:00~17:00 ;每天7小時,共計35小時。
【上課地點】:工研院 產業學院 台北學習中心+Webex線上直播 (實際上課教室請依據上課通知函為準!)
【招生人數】:本班預計20人為原則,依報名及繳費完成之順序額滿為止。(預計10人即開課)
【課程費用】:課程學費、講義(實體供5日午餐、線上供國內郵寄服務)
【培訓證書】:參加本課程之學員,研習期滿,出席率超過80%(含)以上,即可獲得工研院頒發的培訓證書。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課程洽詢】:02-2370-1111#312 謝小姐、陳小姐
【繳費方式】:確定開班再付款,報名時選擇信用卡線上繳費或ATM轉帳
【退費標準】:請於開課前三日以傳真或email告知主辦單位,並電話確認申請退費事宜。若未於期限內申請退費,則不得於任何因素要求退費,惟可轉讓與其他人參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