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號:2325030095  

非對稱多晶片動態調頻與負載優化技術

1.全面掌握非對稱多晶片架構與能源管理技術,深入理解非對稱多核心架構、大小核設計,並學習動態調頻(DVFS)的關鍵機制與應用。 2.理解 TASK 負載追蹤、能效曲線擺放策略與利用率限制(Utilization Clamping)等技術,提升晶片負載調控與能效最佳化的能力。

課程型態/
實體課程
上課地址/
工研院產業學院 產業人才訓練一部(台北)。實際地點依上課通知為準!
時  數/
6 小時
起迄日期/
2025/08/22 ~ 2025/08/22
聯絡資訊/
陳俐潔   02-23701111#310
報名截止日期:2025/08/22
課程介紹

掌握多核能源調度技術 精準優化效能與功耗

  隨著高效能運算(HPC)、行動裝置、雲端運算的發展,能源效率已成為熱門議題。非對稱多晶片架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行動裝置、嵌入式系統和伺服器領域。現今的處理器已經不再僅依賴相同規格的核心,而是透過大小核(big.LITTLE)或其他異質架構來提升效能與功耗的平衡。例如智慧型手機的處理器,會根據負載情境在高效能核心與低功耗核心之間切換,以達到最佳能源利用率,然而非對稱性也帶來了更複雜的能源管理挑戰,促使業界積極發展更優化的調頻與負載調控技術。
  本課程邀請任職於聯發科的蔡博士,帶領學員深入探索非對稱多晶片的調頻策略與負載優化技術。課程將從非對稱多晶片的架構切入,剖析晶片能耗模型與關鍵影響因素,進一步探討 TASK 負載追蹤、動態調頻(DVFS)技術,並解析能效曲線擺放策略的應用,掌握在非對稱系統中平衡效能與能耗,以及最新能源感知排程策略!

課程特色

1、  深入解析非對稱多晶片架構的核心技術,探討其對晶片效能與功耗的影響,並剖析最佳化策略。

2、  探討如何在 Linux 環境進行 TASK 負載監控、DVFS 調頻模擬,並實現能效優化。

課程目標

1、  全面掌握非對稱多晶片架構與能源管理技術,深入理解非對稱多核心架構、大小核設計,並學習動態調頻(DVFS)的關鍵機制與應用。

2、  理解 TASK 負載追蹤、能效曲線擺放策略與利用率限制(Utilization Clamping)等技術,提升晶片負載調控與能效最佳化的能力。

課程對象

1、  負責非對稱多晶片、SoC 設計與能源管理技術工程師。

2、  處理能源管理與運算資源分配的技術專家。

3、  需降低功耗並提高數據中心效能的雲端運算與伺服器架構師。

講師簡介

蔡博士

現為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工程師

專長:CPU 能耗管理軟韌體架構、AI人工智慧、信號處理與機械視覺

課程大綱

課程單元

課程內容

單元一、多晶片擺核調頻策略演進

1.       歷史與背景:多晶片能源管理的發展歷程與關鍵技術演進

2.       剖析非對稱多晶片技術(大小核架構、異構計算)

3.       能源模型:晶片能耗模型與影響因素分析

單元二、晶片負載調控與能效優化

1.       TASK負載追蹤

2.       動態調頻技術

3.       能效曲線擺放策略

單元三、演算法趨勢與發展

1.    利用率限制(Utilization Clamping):提升能效與性能的調控機制

2.    未來發展趨勢:AI 參與能源管理、智能 DVFS 與工作負載適配技術

價格

方案

早鳥優惠價

需課前三週報名且繳費

團體優惠價

3()以上

工研人優惠

一般報名(原價)

價格

4,860 /

4,590 /

4,860 /

5,400 /

結訓與認證

總出席率達80%,將由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核發培訓證書。

課程辦理資訊

v 上課時間:114822日(星期五),9:0016:00,共6小時。

v 上課地點:工研院產業學院 產業人才訓練一部(台北)實際地點依上課通知為準!

v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v 課程聯絡人:(02)2370-1111分機607Simon.lai@itri.org.tw 賴先生

v 先備知識:了解 CPU GPU 運作的基本原理。

貼心提醒

1、  課程若未如期開班,費用將全額退還。

2、  為確保您的上課權益,報名後若未收到任何回覆,敬請來電洽詢方完成報名。

3、  為配合講師時間或臨時突發事件,主辦單位有調整日期或更換講師之權利。

4、  為尊重講師之智慧財產權,恕無法提供課程講義電子檔,且課程不開放錄影及錄音

5、  報名時請註明欲開立發票完整抬頭,以利開立收據;未註明者,一律開立個人抬頭,恕不接受更換發票之要求。